多个省市景区门票降价 摆脱“门票依赖”是大势所趋
多地景区门票降价,摆脱“门票依赖”是大势所趋
议论风生
围绕提升服务质量把旅游产业链做长、把旅游产业做大,才能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,让旅游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。
据媒体报道,今年“十一”黄金周,居民出游热情高涨。引人注目的是,近日长沙、浙江、山东、兰州、河南等多个省市出台景区门票降价措施,这意味着游客去部分景区时将节省一笔门票费用。最近两年,各地景区掀起降价潮,摆脱门票依赖已成共识。但面对客流量的快速攀升,景区服务能否“降价不降质”还有待检验。
对于一些习惯搞“坐地圈钱”经营模式的传统景区,门票降价势必会导致景区净利润均同比下滑。实际上,今年上半年,部分上市景区呈上的半年成绩单中,净利润一栏就出现了“下降”的数字。
需要提醒的是,景区门票降价后,服务不能降质,相反需要跳出狭隘的“门票经济”思维,探索多种营收项目,为游客提供更多优质的增值服务。
多年以来,景区门票价格“逢节必涨”“旺季涨价”的现象,饱受社会公众诟病。同时,景区过度依赖门票经济的现象,已经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“绊脚石”。从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再次提及“继续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”,以及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景区门票减免、景区淡季免费开放、演出门票打折等政策来看,不仅意味着新一轮门票降价已箭在弦上,转型迫在眉睫,还意味着不转变创收模式终将被淘汰。
有数据表明,旅游产业链效益约为门票价值的7倍,包括食宿、交通、购物及间接创造的社会财富。丰富景区的“食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产业要素构成,是留住游客、增加收入的根本做法。
旅游景区需要摆脱“门票依赖”,因地制宜围绕当地本土化特色进行产品及服务深耕。比如提升游客服务,整合以旅游目的地为核心,囊括周边景点、酒店、特色乡村、美食、旅游演艺等在内的资源,实现旅游目的地资源整合式发展,为游客提供整合式创新旅游服务;比如不断挖掘景区特色、优势,增强游客体验感,打开园门引入商家,通过租金等弥补门票收入的不足;比如尝试按照“一年四季+白天+晚上”进行开发、建设、运营、营销,把“旅游+”的理念与各景区实际情况结合起来,打造综合化业态,创新景区运营模式,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和品质,促进旅游产业融合。
围绕提升服务质量把旅游产业链做长、把旅游产业做大,才能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,让旅游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。
“十一”黄金周已经近在咫尺,把旅游产业链做长,把旅游产业做大,并非短时间可以完成。但这个节点像一把标尺:是让服务随门票而降,还是让服务质量在门票降低后反提升,就看各景区对服务和转型的态度和决心了。
□贺成(时评人)
来源:
版权声明:
凡文章来源为" "的稿件,均为今日商水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 ",并保留" "的电头。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